蘇州工業園區工業技術學校簡介
一、學校簡介
蘇州工業園區工業技術學校是一所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江蘇省四星級中等職業學校、江蘇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江蘇省高水平現代化職業學校、江蘇省現代化示范性職業學校,是以五年制大專為主體的中高職一體辦學的學校。
學校于2005年5月建立,是由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投資成立的區內惟一一所公辦中等職業學校;2008年,學校增掛蘇州工業園區社區培訓學院;2014年,學校升格為五年制高等職業學校,同時增掛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蘇州工業園區分院;同年,學校增掛蘇州工業園區開放大學;2016年,學校增掛江蘇開放大學智能制造技術學院。
學校坐落在蘇州獨墅湖科教創新區,校區占地面積282畝,建筑面積13.1萬平方米。在校教職工300余人,學生4200余名。共開設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物流商貿、旅游服務、交通運輸、休閑保健等六個大類專業。學校目前建有江蘇省職業教育品牌專業5個(計算機應用、機電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應用、物流服務與管理、旅游服務與管理),江蘇省職業學?,F代化專業群4個(應用電子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動漫制作技術、旅游服務與管理);學校建成國家級職業教育實訓基地2個(物流、通信技術),江蘇省職業學?,F代化實訓基地2個(機器人及智能制造、數字藝術設計),江蘇省職業學校高水平示范性實訓基地1個(物聯網傳感技術),江蘇省職業教育實訓基地1個(電子技術應用)。
學校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職教思想深度融合,并結合蘇州水城和園區金雞湖地域文化特點,確定了老子《道德經?八章》中的“上善若水”作為學校文化主脈,提煉了“水利萬物,德行天下”的學校精神,提出“以德立身,以能立足”的校訓,逐漸形成了“上善若水,潤物無聲”的校風、“有教無類,教做合一”的教風、“敬業樂群,強學力行”的學風。學校以“服務區域、服務企業、服務學生”為辦學宗旨,以“校企合作、國際交流、市場導向、特色立?!睘檗k學策略,提出了建設“最適合學生成長的學校,最緊密對接產業的學校,最受尊敬的學?!钡霓k學愿景。
辦學以來,學校獲得第六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獎、教育部第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江蘇省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江蘇省職業學校智慧校園、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職業教育與社會教育先進單位、江蘇省課程改革實驗學校、江蘇省省級社區培訓學院、江蘇省職業教育主題教研年先進學校、江蘇省職業學校教學管理30強、江蘇省平安校園等稱號,兩度獲得蘇州市“高技能人才培養貢獻獎”。學校還被認定為“全國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試點學?!薄八螒c齡少年兒童科技發明示范基地”“江蘇省科學教育綜合示范學?!薄敖K省科學教育特色學?!薄敖K省青少年發明家搖籃”“江蘇省職教創新大賽最佳專利申報學?!薄敖K省大學生創業示范園”和“蘇州市青少年發明搖籃”。
2017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院長、教育部原副部長李曉紅蒞臨學??疾熘笇?,對學校的發展做出了高度評價。
學校的成長發展,是園區科學發展的典型案例,是園區理念、園區精神、園區速度的真實反映。學校取得的成就,吸引了省內外的關注目光,每年都有約50批次1000余人的考察團慕名來校參觀學習,學校已經成為省內一流、全國知名的職業學校。
二、特色和亮點
1.文化建設特色鮮明
學校以“上善若水”作為文化主脈,并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融合,積極打造“若水文化”,弘揚“若水精神”,追求“若水境界”,走出了一條特色文化建設之路。圍繞“齊心、堅忍、包容、潤物、靈動、溝通”的精神理念,搭建了學校文化建設框架,在精神、制度、物質、行為等多方面開展學校文化建設活動,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學校文化體系,師生精神風貌積極、健康、樂觀、向上。
2.機制建設成效顯著
學校在蘇州市率先啟動現代職業學校制度建設,制定和實施學?!冬F代職業學校制度建設方案》,修訂了章程,健全了各項管理制度,形成了健全、規范、統一的制度體系,促進了學校依法治校、依法施教、多元治理、民主管理、科學發展。同時,在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的支持下,學校積極探索“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辦學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激發了辦學活力。
3.育人模式創新突破
學校經過多年的積極探索,在國內首創了“以提升職業素養為核心的個性化育人模式”,即IPQ育人模式。通過為學生搭建服務平臺,提供專業技能、通用技能、創新實踐、創業實踐、藝體特長、升學深造等六個發展路徑,讓每位學生都能尋找到適合自身特點的成長道路,促進了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該實踐研究獲得了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江蘇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4.雙創特色獨樹一幟
在IPQ育人模式引領下,學校堅持“以創新帶動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精心打造“創新創業工作”特色品牌?!癐PQ育人模式下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獲得蘇州市首屆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2016)、江蘇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17)。學校在各類省級以上創新發明大賽中共獲得54塊金牌、86塊銀牌、122塊銅牌,在各類市級以上創業大賽中共獲得1個特等獎、26個一等獎、16個二等獎、28個三等獎、4個單項獎,擁有專利253項,更是連續五屆榮獲蘇州市科技創新“市長獎”。
5.產教融合縱深發展
學校將“市場導向”和“校企合作”作為重要的發展策略,提出建設“學校環境中的企業和企業環境中的學?!?,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持續推進校企合作,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學校與140余家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校企合作成果豐碩。學校與強生(蘇州)醫療器材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強生醫療器材‘2+2’現代學徒制”項目被確認為教育部第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新華三云計算現代學徒制項目”和“蘇州金雞湖大酒店現代學徒制項目”獲批首批蘇州市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項目,學校各個專業群已普遍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實踐。學校與江蘇匯博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匯博機器人學院”被確認為蘇州市首批企業學院,與強生(蘇州)醫療器材有限公司共建的“精密制造學院”被列為第二批蘇州市職業院校優秀企業學院。
學校發展愿景:最適合學生成長的學校
最緊密對接產業的學校
最受尊敬的學校
學校辦學使命:讓每個學生找到最適合的發展道路
學校精神:水利萬物,德行天下
校 訓:以德立身,以能立足
校 風:上善若水,潤物無聲
教 風:有教無類,教做合一
學 風:敬業樂群,強學力行
(2020年9月)